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常用技术来源网络
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由通常由采集子系统、传输子系统、后台管理拼图等几个子系统构成,采集子系统完成底端数据的采集,传输子系统将底端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,后台管理拼图完成系统设置、数据处理、告警产生、数据存储、系统功能等。 本文整理了传统动环系统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、信息传输技术和组网方案。 1、数据采集技术
在采集子系统中,被监控信号的测量至关重要,被监控信号按照特性可以分为模拟量和开关量。 模拟量是指随时间连续变化的量,对于这些信号的测量,需采用模/数(A/D,Analogue/Digital)转换设备将模拟量变成数字量后才能适合计算机采集。智能设备的模拟量信号由监控单元完成采集,而非智能设备的模拟量信号需要增加数据采集器、传感器、变送器等来完成采集,将非电量信号转换为适合采集器输入特性的电量信号。
2)开关量采集技术 开关量是指不连续变化的、具有确定的几种状态的量,最典型的是仅有“0”和“1”两种状态的开关量。非智能设备的开关量信号采集也需要增加开关量传感器和采集器。
2、数据传输技术 非信道化E1中整个2M可以用于监控系统中两个传输节点之间大量监控数据的传输(如监控系统传输汇聚节点到监控中心的监控数据传输)。
2)IP传输技术 局站动力环境监控的串行数据,通过传输设备转换为IP数据包,并通过以太网口接入到已经建好的IP数据网络中,监控中心的端局监控主机接入IP数据网就可以采集到各局站的动力环境监控数据。
3)数字公务信道技术 如果E1中继线路紧张,而又没有IP承载网络,也可考虑采用数字公务信道传送基站动力环境监控数据。由于一条链路上传送有多个基站的监控数据,各个采集设备的上报波特率必须相同而地址不同,上位机采用“分时轮巡”的方式采集数据。数字公务信道有广播方式的,也有点对点方式的,如果是点对点方式的,还需要在每个基站上增加通信串口转换器来进行桥接组网。这种传输方式因采集速度慢、稳定性差而应用较少。
4)短信传送技术 告警短信只能作为监控中心值班的一种辅助手段,监控中心的值守才是主要手段,因为告警短信有时延时较大,特别是节假日,由于客户的短信信息量太大,短信是排队发送的,延时会更大。
3、基本组网技术 这种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基站与监控中心的端局监控主机间的组网,传输到多串口卡的端口上的数据是串行数据,一个端口上可以是一个基站的数据(如2M抽时隙点对点方式),也可以是多个基站的数据。
2)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技术 这种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枢纽局监控单元(SU)与区域监控中心(LSC)间的组网、区域监控中心(LSC)与集中监控中心(CSC)间的组网。
3)远程访问服务器的组网技术
|